弄清了這些現實,劉子遙突然想通很多事,并且有一套自己的理論,譬如說他認為人與人之間不是以金錢來化分的,想無惡不做,富人窮人都可以無惡不做;也不是以身體健全不健全來化分,想要犯罪,身體健全不健全并不影響這個人犯不犯罪。
劉子遙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于信仰,如果這個人沒有對人類苦難的信仰,他再窮再身體不健全,他也不是一個好人,他再富再身體健全他也不是一個好人,只是有奶便是娘,一具行尸走肉而與。
剛開始很多人踏入這個社會都應該是充滿憧憬的,充滿愛心的,但社會上的騙局實在太多,沒有任何信仰、沒有任何底線之人實在太多,上了一次當可能還不甘心,上了兩次當可能還對社會抱有幻想,當上了三次四次之時,那么這個人便會開始對社會慢慢死心,變得對什么事情都非常冷漠。
這個歸根究底都是這個社會沒有底線造成的,金錢至上造成的,沒有任何信仰造成的;在這種環境之下,人人都很浮燥,認為好人沒好報壞人沒好報,個個都爭做壞人,爭做卑鄙之人,以爭做壞人爭做卑鄙之人為榮;而事實這個社會是有因果循環的,不能說他不相信因果循環就不存在因果循環,信不信是一碼事,又沒有又是另一碼事,不能說你不信就沒有。
于是很多都經歷著善良,被騙,冷漠,反思,然后自己也去騙,得手,沒有什么報應,將騙局做大,還沒什么報應,將騙局再做大,最后下場悲劇,不是死亡就是在監獄里。也只有在生命最后那一段時間里,那些人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,可惜已經晚了,沒有人會再給他機會,他只寄于下輩子。
很多犯罪分子幾乎都是來自這個套路,他們曾經有過善良,只是他們沒有堅守,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因果循環這個道理,其實真正可惡的是推翻傳統因果循環信念的那些人,他們是所有本不應該走上犯罪道路之人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推手。
不管生活這個社會上的人信不信有因果循環,它在現實中都存在的,只是有時時候未到而與,現實中很多例子就證實了這一說法,很多位高權重之人沾上無惡不作,到頭來同樣是家破人亡,一無所有,只留下一世罵名,甚至還有人已死數十年,還不得入土為安。
劉子遙明白這個道理,但妻子不知道,在社會上或在單位里妻子左右逢源,是很多男人的香餑餑,她當然會堅信自己的判斷,不會什么事都以自己的丈夫為準。
因為妻子堅信如果丈夫真是一個智者,他就會成為社會上的名流,而不是呆在公司里默默不聞,只不過幸虧她還有一個底線,她大部分情況之下會知足常樂,他只要丈夫對自己專一,他允許丈夫不成為名流,她了解那些名流的胡作非為,站在一個女人的角度她不希望丈夫變成那樣,她寧可丈夫默默無聞。<
【本章閱讀完畢,更多請搜索三五中文;http://www.mingkaijidian.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