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琢玉此時心情沉重,對這老頭也是心存芥蒂,也就懶得理睬。
轉眼望向已被鮮血染成紅色的石橋,許多楚家的弟子正在收拾橋上的尸體,沈琢玉胸口憋悶,喃喃說道:“那些亂軍士卒,很多都是普通的百姓,他們真不該來到這里……”
楚軒將目光投向對岸,一里之外,依稀可見亂軍按兵不動,而軍陣之中,居然升起了裊裊炊煙。
“他們埋鍋造飯了……”楚軒的眉宇間透著深深的擔憂,聽到沈琢玉的話,轉頭說道:“沈兄,楚某剛剛見你出手十分手軟,便已猜到你的心思,兩軍交戰,不是江湖比試,無論孰對孰錯,都該全力以赴。”
沈琢玉眉頭微皺,他本欲兩不相幫,尋到方臘后,了卻私仇,便可大步離去。不料真的置身其間了,卻又無法袖手旁觀。
今曰出手,一來自己身在楚軒的陣營,二來亂軍的大首領就是方臘,有了這個想法,他在拔出雪恨時,似乎并未太多猶豫,只是要他將屠刀砍向那些士卒,便又下不去手了。可是到了最后,那些被他擊傷的士卒終究還是死在了橋上,說到底,與他親自動手,并無太多區別。
沈琢玉苦惱不已,心神恍惚,直到一陣北風吹過,風中夾雜的血腥氣味讓他靈臺倏清。他輕嘆了聲,沉聲道:“究其根本,矛盾便是,錯在摩尼,死的卻是百姓。”
楚軒一聽此話,蹙眉沉吟道:“對錯之事,你我莫再多論,楚某以為,這些百姓既然選擇了跟著摩尼教造反,便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。”說話間,灼灼目光盯著沈琢玉,正色道:“沈兄如果真的不忍,眼下最好的法子,便是幫助楚某除了摩尼教,盡快平息這場戰亂。”
沈琢玉心想:他說的不錯,百姓不過想生活的好些,他們若要造反,自然說不清對錯,可如今摩尼教摻和其中,對這些百姓百般利用,這樣的行徑,定是大錯特錯了……
楚軒續道:“沈兄,楚某若沒記錯,你是為了誅殺方臘而來。可是眼下的情形,方臘貴為亂軍之首,豈會讓你輕易刺殺?若不靠一兵一卒的廝殺,又該如何逼他這匪首現身?”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