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面上的注視感太強了,強到溫念嶼幾乎能感受到空氣中那GU沉靜的壓力:就像此刻透過畫像「看見」他的瞬間。
猶豫只在心頭盤踞了片刻,便被某種沖動蓋過。
他拿起手機,調整光線角度,對著完成品拍了一張照片。
點開與裴昕寧的訊息視窗。指尖懸在傳送鍵上幾秒,終究還是點了下去。附上的文字極短,沒有署名,卻又無法錯認:「影子。」
傳送。沒有過多解釋。
像是對那份震撼與感激一種含蓄的投S。
幾天後的深夜。市立第一綜合醫院的心臟外科手術室如同一個運作的JiNg密星艦,亮如白晝的無影燈下,空氣中彌漫著消毒藥水、電燒止血時微帶焦味的特殊氣息,以及最核心的、濃稠到幾乎凝滯的專注力。
手術已持續超過七小時。
主刀臺上,裴昭彥挺直的背脊像被無形的支架固定著。深綠sE的手術服完全覆蓋了他平日簡樸的穿著,帽子將所有頭發一絲不茍地包裹進去,臉上只剩下眼鏡和外科口罩。
無影燈的光自頭頂傾瀉而下,鏡片之後的雙眼,是所有專注力的JiNg粹所在,銳利、穩定、JiNg準地游走在b發絲更纖細的血管壁與神經束之間。每一次器械的起落、縫合的深淺,指令下達的清晰與否,都牽系著手術臺上生命的流轉。
這是一個復雜的心臟修補手術,患者是一名先天心臟病變并發嚴重心室結構異常的青少年。手術難度極高,在剝離粘連組織、重塑心室結構的過程中,每一毫厘都如履薄冰。手術團隊在他的指揮下高效運轉,空氣安靜得只剩下儀器平穩的滴滴聲、器械輕微的交換聲和他極低的、不容置疑的指令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