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這屬於頭疼醫頭、腳痛醫腳,只見樹木,不見森林,還是要看你自己的興趣和長處。一個一個小問題的慢慢改進,什麼時候是頭?其實是在逃離問題,等別人突破,跟在後面做點小改進。而且,這些方法,大部分,其實稍微分析,幾乎都到了無法再提高的瓶頸。數學上,不是有很多函數嗎?看起來在不斷增長,其實,理論上早就發現一個無法突破的上限。最近興起了語料庫方法,思路和sky完全不同,也許提供了通用方法的另一種途徑?」柳凜說。
「國外已經興起很久了,中國關注的人還不多,清華的h昌寧最近出了一本書,做了一些介紹。不過,看起來,需要相當多人工標注的數據,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,也許要一代人兩代人,我們現在也只能淺嘗輒止。你如果想長期在這個領域做,先別想太宏大目標,關鍵還是爭取到項目,就像今天的鍾妍那樣,有資金支持,先活著,打零工唄,有一個機會就抓一個機會。其實,這就是所謂的堅持,尤其看不到希望的堅持,你可以說是得過且過,也可以說是持之以恒。」吳湛總結道。
山豐沈默不語,覺得自己真的陷入了「煉金術」的困境,你說這東西有用嘛,它遠遠達不到吹噓的那樣,你說它沒用嘛,它也確實對一些特定的小問題的處理有所幫助,更重要的是,它提供了一個令人向往的想像空間。山豐從吳湛的總結中,似乎覺察到一種「人心分離」的生存之道,一邊做一些小小的研究,因為大的研究做不下去;一邊做大大的宣傳,因為小的宣傳申請不到經費。簡單說,就是要有點「自欺欺人」的JiNg神和勇氣,看起來與科學中的誠信JiNg神嚴重違背,但是,這個領域的特殊X,或者說這個領域當前發展階段的特殊X需要這樣的JiNg神。不過,山豐覺得與自己的X格嚴重沖突,自己不適合。
到了三年級,特別是三年級下期,因為要完成畢業論文,又幾乎天天去,天天都忙到很晚,山豐最後實現了一個很復雜的句法分析算法,也聲稱進行了改進,但真正的唯一的作用大概是讓山豐覺得自己總算入了程式設計的門。畢業論文題目和內容都是山豐自己定的,難度很大,不過那時已經抱定離開實驗室的想法,也覺得肯定完不成,所以也沒太大包袱,只是對自己將來迷茫,山豐還是喜歡學校環境的,不知道還能不能回到學校。畢業論文最終完成,山豐把結果演示給導師看,是很出乎山豐自己的意料,估計也出乎導師的意料,這大概是山豐在研究生三年真正完成的一個任務,當時是1995年的5月底,盡管山豐終於對所里的各種專案有了把握和完成的信心,但是已經來不及了,不可能再向導師提出讀博士,當時已經確定了工作,整個6月,把完成的代碼好好總結成論文,7月就離開了北大。
本科加上碩士,山豐在北大已經度過七年了,如果從小學算起,山豐在學校里已經呆了十八年了,非??释礁鼜V闊的天地去看看,放下書本,去欣賞其他領域的美麗。受中國古訓「讀萬卷書、行萬里路」的影響,中國之大,山豐才去過重慶、成都、北京三個城市,真正生活過的地方也就重慶和北京,山豐特別渴望在中國的大地上走走,去看看山豐的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的家鄉。研究生畢業前找工作,頂著北大的光環,還是很容易的。當時與3年前本科畢業時,已經完全不同,本科畢業時,山豐聽說主要還是分配,由用人單位到系里去要人,然後系里老師——據說當時主要是書記魏引樹老師——分配畢業生過去,因此,畢業生不和用人單位直接交流,生殺大權掌握在系里老師手里,和老師關系好的,分配就能占優,四川等邊緣窮困省份的畢業生據說必須回原籍單位。山豐和老師沒有任何關系,不過山豐考上研究生,不參與分配,對分配的具T內情也不清楚。研究生畢業時,情況完全改變,北大在很大的一個T育館布置了會場,各家招聘單位設置一個攤點,海報給出招收的崗位和對應聘者的要求,畢業生自己上去一個個直接面談交流,遞交簡歷,如果初次見面雙方感覺不錯,再預約時間進一步G0u通,即所謂的「雙向選擇」。山豐當時去應聘的幾個單位都同意要山豐,大致列舉如下:國家外匯管理局、文化部、中化集團、五礦集團、南方航空公司,無論以當時還是現在的標準,都是很好的單位。記得只有南航,山豐因為不夠放心,還專門再次去招聘人所住賓館,仔細詢問南航的情況。
期間發生一件趣事,當時好像剛剛開始實行這種「雙向選擇」方式,政府機關也剛剛開始設置公務員制度,於是國家所屬的機關、部委在招聘中第一次設置了一種類似後來公務員考試的考試。山豐記得,山豐上午先去參加了外匯管理局的考試,下午馬上又參加文化部的考試。考試內容很龐雜,主要是文科領域,b如語文、歷史、地理、政治等等方面一些基礎知識,近乎常識,但是量非常大,2個小時,根本不可能完成整個試卷,這時當時剛剛開始興起的一種新考試理論,即不考考生的深思熟慮能力,考他們的第一反應能力,考他們的知識本能。山豐其實平時看書很雜,恰好對歷史、地理、文藝也b較感興趣,因此,回答起來還算輕松,記得上午那套題,山豐即便飛快作答,仍然沒有完成。到了下午,山豐才發現,原來是同一套題目,後來聽說當時草創,各家部門其實共享一套題目。於是山豐幾乎不假思索,運筆如飛,還記得上午的答案,半小時就完成交卷,第一人昂首走出,文化部的監考人員大驚失sE,山豐走出好遠了,才發現有人追上來,再次詢問山豐的情況,索要山豐的簡歷和聯系方式等等,交談中,反覆念到,「北大學生確實不同凡響?!股截S啞然忍笑,故作天縱之姿,不值一提,昂然離開。
只有南航在廣州,其他都在北京,印象中在各個招聘現場都沒有上海的單位,如果有,山豐大概也會試一試,深圳的企業不少,記得現在很熱門的華為那時就有了,但是山豐權衡半天,覺得廣州更適合自己,於是沒有申請一個深圳的單位。為什麼廣州更x1引山豐呢?還是從文化、歷史這些方面考慮的結果。山豐那時已經認識到純粹的計算機類工作雖然工資較高,但是很辛苦枯燥,是把人變成機器的工作,時間稍久,便了無情趣。山豐希望留著一份人文的滋養,心靈的自由。
最後,山豐留了兩個單位做最後的選擇,一個是文化部,另一個是南方航空公司。當然,去的都是這些機構的計算機部門。其實,山豐b較向往文化部的工作,但是,山豐當時真的想離開北京,即使不是永遠離開,也希望暫時離開,山豐在北京七年,山豐對北大充滿了感情,卻始終無法喜歡上北京。北京的城市建設,城市管理,社會風氣,人與人之間打交道的方式,人的形象談吐,都不是山豐喜歡的風格。尤其大學第一年發生的那件事情之後,北京在山豐心目中更是一個壓制、蠻橫的地方。山豐不知道中國哪個地方符合山豐心中對城市的想像。重慶山豐也不太喜歡,山豐記憶中的重慶生活都是艱辛,在很熱的夏天,頂著太yAn,爬行在曬得白花花的公路上,坡度很大,時不時汽車駛過,灰塵撲面,這是山豐對小時候生活非常典型的記憶。重慶人民是了不起的,重慶人民修建的每條路、每棟樓b其他地方付出的代價要高好多倍,哪怕做個小生意,都是挑擔爬坡,不知b別的地方辛苦多少倍,在這麼多山的地方,建出了這麼大的城市,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見的。
文化部的官員還拚命強調收入如何低、待遇如何差、前景如何糟,雖然要了山豐,好像又生怕山豐去??傊?,看著那個言辭不能自洽的招聘官員,最後山豐選擇了南航南方航空公司,因為它在廣州,山豐在北京七年了,不習慣北方冬天保暖的方式把人裹得嚴嚴實實,而且感覺一年b一年冷,最後的一年山豐已經覺得無論山豐穿多厚的衣服,冬天出門都是極冷,山豐希望到一個溫暖、甚至有點熱的地方去曬曬自己,而且航空公司一定外出容易,可以以出差的機會在中國各地走走看看,還有一點,南航告知的薪水遠遠高於文化部南航月薪4000元,文化部600元,山豐至今都懷疑文化部的招聘人員故意說低了他們的工資水準。山豐專業數十位研究生中,除了少量出國的,山豐是唯一離開北京,不走尋常路,令眾人側目。當時,北京在全國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等各方面占據的優勢,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,遠不是其他城市可以覷視,遠不是現在可以b擬。
【本章閱讀完畢,更多請搜索三五中文;http://www.mingkaijidian.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】